我觉得新手学习混音最容易走入的误区就是“使用效果器能让声音变得更好”。当然,混音是肯定要使用效果器的,即便是没有插入任何效果器,实际上音量推子就是个增益控制效果器。但是,并不代表效果器越多就会让声音变得越好,这个概念一定要认清。好的混音师能够做到用尽量少的效果器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学习混音一定要从声音特征也就是声音的频谱入手,真正理解声音。
混音其实并不难,主要针对的就是声音的频谱与振幅这两个重点,其次才是各声部在歌曲中的声相位置与效果处理。在每个声部上仅仅使用一个均衡器再加上音量推子的调整和声相位置的调整,就能够做到让各个声部保持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接下来才是考虑是否要使用额外的效果器来让声音变得更好。
通常来说,必须先发现声音的问题,然后才是找解决办法,在常规手段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开始使用效果器。例如发现单独播放钢琴声部很好听,但在加入木吉他分解声部后发现钢琴不清晰了,这时首先考虑的是音量上的匹配,也就是你想让听众更多的听到钢琴还是木吉他,基本音量匹配之后,如果发现两个声音缺乏层次,首先应考虑对声相位置进行调整,例如将木吉他调整到偏左或偏右的位置,或做成双琴立体声效果,在声场上与钢琴进行避让,如果此时依然觉得两个声部还不够独立清晰,才考虑使用效果器,第一步的效果器通常都是从频段上入手,也就是均衡器,让两个声部各自的特征频率体现出来,衰减不必要的频段,假设钢琴是主要的和弦织体声部且有较多的低音区音符,则应该适当衰弱木吉他的低音频段,从而让钢琴的低音区更容易让听众听到。加入更多声部后,也是如此进行调整。最终目的是让多个声部能够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这也取决于你到底想让听众更多的听到的是哪个乐器的声音。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去聆听混音结果。
再例如要不要用压缩效果器,这似乎是混音中必用的效果器之一,但实际上要不要压缩取决于你是否对声音的动态不满意,如果一个声部的动态已经非常适合了,那么当然就不需要进行压缩处理,而不是盲目的认为在混音中每个轨道都应该使用压缩效果器。同样,其他效果器也是如此,例如限制器、立体声扩展、延迟、混响等等。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效果器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只有先明确你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正确的使用效果器,如果盲目使用效果器,只能让你的混音变得越来越糟糕,这就是我认为新手在混音中最容易走入的误区。
转载请注明:Audioba-音频吧编曲混音资源网 » 新手学习音乐混音需要避免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