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谣怎么都是悲伤的曲调呢?
据了解,中国当代民谣的开端,应追溯于90年代初的校园民谣。校园民谣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七十年代初的台湾,随后传入大陆,罗大佑、刘文正等人的歌曲,给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音乐上的启蒙。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校园民谣是由大学生创作于校园之中,流行于中国大陆的各个高等学校,最开始只是在草坪上创作和演出,高晓松回忆起草坪年代,最鼎盛的时期是在1990年,那时几十个学生聚集在一片草坪上,或点唱某人经典,或各唱新作,或翻唱别人歌曲,有时还会即兴命题写歌。
但我知道,很多民谣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之所以能流传,大多与爱情相关,与民风民俗有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一定要保护传承,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与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色彩有关。
每个国家所处的区域不同,文化渊源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间音乐的素成,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中国古代民谣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常常用于褒奖善贤,而且用于贬斥奸邪,是一种政治宣言和政治主张。但大部分从民间采集上来的,大都反映民心、民情、民意的民谣,体现民间民俗的生活状态,曲调缠绵悱恻,幽怨伤感。而国外的风格迥异,有各自的流派,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等等,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民间流传下来的歌谣,作者不详,平常我们常说的民歌,也就是民谣。像南北朝时期,广泛流传的《木兰诗》,便是民歌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我国的民谣,多以缠绵悱恻而著称,哀怨,多愁。这方面,当推《孔雀东南飞》。
2、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民歌风格。像法国的蓬勃,意大利的热情,英国的淳朴,日本的悲愤等等。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风格,与国家的民族气质与色彩是分不开的。
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也正是这片生生不息的沃土,孕育出众多的无名作者,他们亲身目睹和经历现实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以强烈的家国情怀,讴歌出了劳动人民的所想所盼,所以这些民谣才得以保存流传下来。
4、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漫长的时代风云变换中,多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在流离失所的过程中,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盼望幸福的家庭,钟情神圣的爱情等等,成千上万民众的呐喊、抗争、祈祷,像汇聚成了脍炙人囗的民谣。当然,这些民谣,也难免会打下那个时代的烙印。
总之,中国的民谣尽管以悲伤为主旋律,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这种悲伤,才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一次又一次地勃兴。
转载请注明:Audioba-音频吧编曲混音资源网 » 中国的民谣怎么都是悲伤的曲调呢?